热度 16||
最近在我们的“龙博”上,又有“三五成群”的一伙人开始对本人使用“文先生”这一网络称呼进行又一轮的谩骂和攻击。有的人喋喋不休枯燥乏味地纠缠着“先生”二字,甚至用“先生先死”这样“诅咒”的言语;有的人偏好“腐臭”,搬出一年前早被人们所唾弃的“陈芝麻烂谷子”进行攻击;还有的人平时自称“高级媒体人士”,竟然违背“初心”,使出“阴招”,跟着起哄。为此,作为遭谩骂和攻击对象的文先生“不得不”出来解释一下,顺便也来谈一下“自称”二字。
作为爱好中文的文先生对“自称”是有一定的了解的,清楚地知道在真实姓名中自称“先生”是不妥当的,尤其是文稿的署名,书信的落款,一般是写自己的姓名,不宜在自己姓名后加“先生”。
但在我们网络中,这一问题就不那么“重要”了,因为大家的“网名”也可是“虚拟”的,五花八门的,因此,用“先生”自称未尝不可。据说我国有位知名人士公开的场合中还自称“局座”呢?这又如何去解释呢?这就是网络与现实的区别,如果连这个也弄不明白,那根本“不具备”上网的资格,也不配做一名网民。因此,奉劝那些“吃饱了撑的”人大可不必在此为一“网名”而进行“煞费苦心”地揣摩。
其次,文先生也顺便谈谈在网络上的称呼。网络上的称呼虽然不像现实社会中那样“严谨”,但也是需要“名副其实”的。有些人在网络上随随便便地“自称”,不是过于“谦卑”,就是过于“傲慢”,其实这对人对己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。例如,有的人自称是“华老栓家的”,殊不知这“华老栓”正是鲁迅笔下《药》中的最愚昧之人,这样“自称”实在很不妥当;有的人在文章中自称“程博士”,但可笑的是连中国古代有名人物所处的朝代时期都搞错,这样的自称“博士”也太“贻笑大方”了吧!还有的人口口声声自称“老夫”,据了解,年龄在七十岁以上且具有“德高望重”的人才能用这样“自称”。在我们的“龙博”上确实有人一边自称“老夫”,一边又采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套“极端的手法”对待他人,动不动要将人“骂得狗血淋头”、用所谓的“宝刀”将人“砍得头破血流”,等等。对此,文先生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“老夫”,而是“屠夫”,与“德高望重”这四字的含义完全背道而驰的。看来要想自称“老夫”也是有前提的。
最后,文先生要说得是,这伙人攻击“文先生”这一称呼,其实并非是对“先生”二字的反感,因为只要是男人就是先生,而是对“文”这个字看不惯,很反感。恕文先生直言,有些人虽然自诩“高级媒体人士、大作家”等头衔,但其言谈实在庸俗下流,根本不具备“文”这一素质。因此,文先生觉得在这一点上理应好好“反省”才是。
花作尘: 无知草民原不过复制了百度上有关不宜自称“先生”的答复,说了点自己知道的可怜的常识。
该责怪草民“喋喋不休”呢,还是有人该反思自己高人一头的“先生情结” ...
柳成荫: 网名,取什么都无所谓,自己喜欢就行,何必在乎别人说嗲?高雅的称呼“小姐”如今成了性工作者,成了失足女青年,成了风尘女子;少爷也变味了,成了歌厅服务生, ...
花作尘: 尽管人们多尊称其“鲁迅先生”,但谁曾见过周树人开口闭口自称“鲁先生”的?
“讲规矩”,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,还是需要的。在看到“文”、做到“文”的人,该 ...
残荷听雨: 其实博名、网名跟人真实姓名的功能也差不多,那就是个符号和代码,起的时候或寄予某些向往、或起于偶然的奇想……真的大可不必去非议别人在博文或帖子中的称谓。 ...
残荷听雨: 其实博名、网名跟人真实姓名的功能也差不多,那就是个符号和代码,起的时候或寄予某些向往、或起于偶然的奇想……真的大可不必去非议别人在博文或帖子中的称谓。 ...
花作尘: 草民与蒋老交流,您也不容吗?
这就是您需要的“交流性”?
诚信是本!
花作尘: “文先生”的网名是“文笔轩”,“文先生”是其开口闭口的自称。
周树人的笔名是“鲁迅”,谁曾见过他老人家开口闭口“鲁先生”?
他“文先生”,您“蒋晚生” ...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常州网
( 苏ICP备08009317号 )
GMT+8, 2021-3-5 17:23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