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常州“地雷”姿势,大致分为3类:
1.表面平整暗含“陷阱”,
2.部分松动踩上去像“跷跷板”
3.严重受损,坑坑洼洼
常州这些“地雷”是如何产生的呢?姐以为有两大原因:
一、人行道地砖破损程度往往与车辆停放数量成正比。近年来,我市私家车数量激增,停车难问题随之出现,一些市民往往直接把车停上人行道。重压之下,地砖自然“命 不久矣”。
二、此外,人行道地砖容易损坏,还与频频遭遇单位或个人违规开挖有关。按照规定,在人行道施工须先向市政部门申报许可。然而一些单位或个人却常常未经允许乱挖一气,施工完成后又草草修复,无形之中破坏了人行道地砖。
就像裤子拉链,你常草草地拉开,又不严谨地关上,露出不雅定是当然。
依本人来看,困扰城区人行道被损问题的症结,还在于管理上的疏漏。都知道城市管理中有一个所谓“破窗效应”,一处乱象、一回姑息,都将为更多人效仿,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局面。人行道就是人行道,那只能供行人通行,机动车驶入那是应该被禁止的。就算照顾到有些路段交通压力太大,不得不在人行道上施划停车位,那也得跟上诸如更换强度更高的地砖等相应的配套措施。城市管理毕竟是一个严肃的事情,面对人行道陷入“修好了又被压坏了,再修、再压”的局面,不能束手无策。
建议:
1一方面要加快启动人行道破损地砖的修复工作,另一方面禁止私家车停放在人行道。同时呼吁市民自觉爱护公共设施。
2.目前深圳、珠海等大城市的人行道,大多采用一种名为透水砖的路面材料。这种透水砖不但具备很强的承重能力,还具有比普通地面砖强得多的渗透性,能有效减轻城市疏浚压力,减少城市地面热能吸收和热岛效应,而其成本并不比普通地面砖高多少,希望有关部门加以重视。
3.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长效整改措施,后期不断提高对道路的巡查频次,加大对路段维护保养力度,遵照“应修尽修”的原则,做到及时发现,及时维修,确保整治效果常态长效。